第三十九章金秋破浪
柳广雄脸色变了变,讪讪地收回手:“那......那我去找吴村长......”他转身往外走,脚步踉跄,背影显得格外落寞。
赵素英看着他的背影,叹了口气:“你二叔他......”
柳青打断她:“妈,您别心软。他要是真悔改,就不会偷偷摸摸去县机械厂打听收割机的事了。”
……
广交会白鹅潭展馆前,“出口创汇,振兴中华”的红色横幅猎猎作响。
柳青将印着“为人民服务”的搪瓷缸往展台重重一放,琉璃瓶里的荆条蜜在阳光下泛起琥珀光晕。
香港永丰公司的陈经理捏着镀金打火机敲了敲玻璃:“掺了米汤吧?这成色太透,得降价三成。”
柳青脸色一沉,却依旧保持镇定:“陈经理,您误会了。这是最纯净的荆条蜜,我们合作社的信誉比金子还重。”
他从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检验报告,“看,这是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证明。”
陈经理接过报告,眼里还是怀疑。
柳青也不多说,直接打开了那玻璃罐,舀了一小勺,敲在了搪瓷杯边缘。
“叮——”
柳青突然往搪瓷缸倒入温水,舀了勺蜂蜜搅出漩涡。
在陈经理惊愕的注视下,结晶的蜜粒如碎钻般在缸底铺开:“真正的野山蜜遇热析晶,掺糖的只会化成一滩浑水。”
他屈指轻弹缸壁,清脆的回响惊动隔壁展位的法国商。
侧目而视,好奇地凑了过来。
柳青微笑着向他介绍:“我们的荆条蜜来自于未污染的深山老林,不添加任何工业糖分,保留了天然的营养价值和独特风味。偿偿?”
法国商接过柳青递来的搪瓷杯,品了一口后,点头称赞:“Cestdelicieux!(美味极了!)”他转向陈经理,带着些许责备的语气:“陈先生,您差点错过一个好产品。”
陈经理尴尬地笑了笑,随即转变了态度:“柳先生,我们可以谈谈长期合作的事宜。”
趁着这个时候,林小雨也举在柳青身边,微笑着对法国商说:
“Look!Beeswaxart!”林小雨举着蜂蜡雕的嫦娥奔月,憋红脸蹦出初中英语课本里的单词。
倒是吸引了旁边的意大利珠宝商马可凑近细看,突然掏出放大镜对准蜡雕底座——那里嵌着粒未过滤的蜂花粉,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。
“天然防伪标识!”马可用蹩脚中文惊呼,当场要签下五年订单。
他掏出钢笔要在合同盖印时,笔尖不慎戳破展台上的《农民日报》,头条正是程明道视察蜂场的照片。
广交会的镁光灯在柳青眼前炸开,他望着意大利珠宝商马可手中的蜂蜡雕,喉结不自觉地滚动。
合同纸页沙沙作响,马可的钢笔尖悬在签名栏上,突然被一只戴满金戒指的手按住。
“且慢!”穿花衬衫的港商挤进展位,金丝眼镜后的小眼睛眯成缝,“柳生,永丰公司上月才签了独家代理,这蜡雕生意......怕是要按合同办事。”
柳青眉头微皱,却仍保持礼貌:“李老板,独家代理只限蜂蜜。”柳青抽出合同副本,食指精准点中第七条小字,“蜂蜡制品属工艺品类,贵司放弃优先权的手写备注还在墨香呢。”
港商脸色骤变,扯过合同恶狠狠瞪向一直与柳青搞合作的陈经理脸上。
陈经理避开港商的视线,试图甩锅狡辩:“老……老板,当初公司决策也没有说要签下这部分……”
港商冷哼一声,金戒指在灯光下闪烁寒光:“陈经理,你这决策失误可不小啊。”
柳青从容一笑,递上另一份合同:“李老板,与其争一时之气,不如携手共赢。我们还有更多合作空间。”
这是一份日化用品的原材料供应合同。
“蜜蜡除了可以做高端工艺品,还能做日常洗护滋润用品。您看……”
港商眉头微展,接过合同翻阅几页,眼中闪过一丝精光:“嗯,这倒是个新思路。”他沉吟片刻,点头道:“行,就按柳先生说的办。”
随即,他在合同上签下大名,金戒指在签名处轻轻一按,合同尘埃落定。柳青微笑着伸出手,港商握住,镁光灯再次闪烁,记录下这一刻的合作新篇章。
这时候林小雨面前法国商突然举起相机。
“咔嚓”闪光中,马可的钢笔重重落下,意大利文花体签名如藤蔓缠上纸页。
柳青将蜂蜡雕底座转向镜头,没有人注意到嵌在嫦娥裙裾的萤石碎屑在强光下泛出诡谲的蓝——正是后山矿脉烧出的萤石矿残留。
……
中午休息,柳青在招待所走廊尽头堵住死皮赖脸跟来的柳广雄,日光透过气窗将他影子拉成细长的矛。
“二叔,永丰的质检报告是你调包的?”他晃了晃从垃圾桶捡回的半页俄文说明书,“掺米汤的蜂蜜罐,瓶底钢印都
第39章 金秋破浪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